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作品简介

章炳麟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02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一文即其代表。章炳麟在这封信中批驳了此文对革命的种种非难,阐述了中国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为当时革命派对改良派进行公开论战打响了第一炮。文章围绕着中国应“立宪”还是“革命”这一中心问题,着重驳斥了保皇派康有为提出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因而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的谬论,指出“公理之未明,则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他又针对康有为“保皇是天命注定”的谬论,认为革命是“拨乱反正,不在天命之有无,而在人力之难易”;认为“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他深信中国经过“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革命之后,将建立民主共和的制度,信中表现作者不信天命,信革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鞭挞了勾结帝国主义的满清政府的罪恶,揭露保皇派的反动本质。此信发表后引起反动派的极端恐惧,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有力的鼓舞。但信中在反满思想中掺杂了不少大汉族主义的糟粕。全文万余言,以古今中外的实例佐证,阐述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观点鲜明,气势凌厉,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作者简介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和政治家。

章太炎,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他出生于浙江余杭,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章太炎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领域,著述颇丰。他曾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章太炎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他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品格受到一些人的赞扬,同时也有人对他的行为和思想持批评态度。他的生平和思想影响了一代人,尤其是在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尽管在大陆他可能不如某些历史人物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