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为十三卷,题作《周易述》。姚士粦辑录150条,题为《陆氏易解》,收入《盐邑志林》。多采自 《京氏易传注》,为汉《易》象数派著作。该书最早版本为《盐邑志林》本,有嘉庆四年(1799年)刊《汉魏二十一家易注》本、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刊《古经解汇函》本、光绪九年(1883年)刊《玉函山房辑佚书》本、黄奭 《汉学堂丛书》本、清汪乂《易学六种》本、张惠言《易义别录》本。
作者简介
姚士粦,字叔祥,是明代的一位政治人物及画家,出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原籍浙江海盐,后来寓居于秀水。他在早年生活较为艰辛,13岁时成为孤儿,到了20岁仍不识字,依靠为人画像维持生计,同时展现出对绘画的兴趣与才能。在一次到德清的机缘中,遇到了教谕姜孩曰,后者发现他天赋异禀,便亲自教导他学习认字读书,经过三年的学习,姚士粦学业有成。
尽管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的乡试中未能中举,姚士粦随后与胡震亨等人结为学友,并得到同郡沈思孝的赏识,邀请他加入幕府工作。然而,当沈思孝被调往河南任职后,姚士粦便不再追求仕途的发展。他与胡应麟、俞安期、曹学佺等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姚士粦进入南京国子监,协助冯梦祯校刻南北史书,并致力于搜集整理秦汉以来的遗文。他还参与了《秘册汇函》的撰写工作,该书虽然遭遇火灾损失,但残余的部分被合并到了《津逮秘书》中。万历三十九年,他又参与了《十六国春秋》的辑刻工作。
姚士粦一生著述颇丰,包括《蒙吉堂诗集》、《见只编》、《后梁春秋》、《北魏春秋》、《海盐图经》等,显示出他在文学与历史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进入清朝后,即1644年,他在九十多岁的高龄因战乱导致的饥荒而去世。
总体而言,姚士粦的一生体现了从困苦中自学成才,到成为学者、参与重要文化工作的励志历程,他对明代末期的文化贡献值得铭记。
目录
陆氏易解全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