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十卷。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杨齐贤,字今存子见,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李白诗最早作注者。萧士赟字粹可,生卒年亦不详。潜心笃学,他对杨齐贤注“ 惜其博而不能约,因取其本类比为之,节文善者存之,注所未尽者以所见附其后”而成此书。康熙中,吴县缪曰芑翻刻宋本《李翰林集》,前二十三卷为歌诗,后六卷为杂著。此本前二十五卷为古赋乐府歌诗,后五卷为杂文。且分标门类,与缪本目次不同。其为杨齐贤改编,或萧士赟改编,原书无序、跋,已不可考。惟所辑注文,则以齐贤曰、士赟曰互为标题以别之。故犹可辨识。注中多征引故实,兼及意义。然卷帙浩博,不能无失。但其大致详赡,足资检阅。中如 《广武战场怀古》一首,士赟谓非太白之诗,厘置卷末,亦具有所见。《四部丛刊》 曾影印行世。到了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校刻时,对杨齐贤、萧士赟旧帙加以整理删削,又收入杂文五卷,增至三十卷。卷一为赋,卷二至二十五为诗,卷二十六至三十为杂著,有文无注。尚有明许氏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以下是关于李白的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有号称“谪仙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和语言的鲜明特色著称于世。
文学成就:李白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对自然的赞美、英雄主义的颂扬、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酒的热爱。他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其中《将进酒》、《庐山谣》、《静夜思》等诗篇尤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后世评价:李白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他们的诗歌成就代表了唐代乃至整个中华文学史上的高峰。李白的诗作在形式上打破了旧有的束缚,内容上展现了个性化的追求,因此受到后人的极高评价。同时,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人们常将李白与杜甫的组合称作“李杜”。
文化影响: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诗句成为千古绝唱,被广泛传诵和引用。
综上所述,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文学巨匠。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其影响力横跨世代,深入人心。
目录
提要
唐翰林李太白诗序
别集序
后序
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并序】
唐翰林李君碣记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