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略例-王弼

作品简介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作者简介

王弼,字辅嗣,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经学家、哲学家,出生于公元226年,逝世于249年,享年仅23岁。他出身于官僚世家,与何晏一同被视为“正始之音”的核心人物,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弼的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刘表,祖父王凯也是名士,而他的嗣祖父则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这表明他来自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

王弼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学术天赋,十几岁时已经对学术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他在正始年间(240年至249年)开始活跃于清谈场,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辩论才能获得裴徽、傅嘏、何晏等名士的赞赏,很快成为当时清谈界的风云人物。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周易》和《老子》的注释上,尤其是他对《周易》的注解,被后世视为经典,对《周易》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时期,孔颖达等人编纂《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部分采用了王弼的注释,认为其注解“独冠古今”,这使得王弼的《周易注》成为了官方定本,并广泛流传。他的注释摒弃了汉儒的一些传统解释方法,如“互体”、“卦变”、“五行”等,强调从哲学的高度理解《周易》的根本义理,对后世的易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管王弼的生命十分短暂,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却极为深远,对魏晋南北朝乃至后世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遗憾的是,他在249年因疠疾去世,未能更充分展现其学术潜力。

目录

周易略例序
明彖
明爻通变
明卦适变通爻
明象
辩位
略例下
卦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