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集-顾况

作品简介

唐人顾况(725?—814?)撰。三卷,附补遗一卷。况字逋翁,晚自号悲翁、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为校书郎,转著作郎。因诗中讽嘲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阴真逸。原集二十卷,已佚。明万历间辑所佚成书,收诗、赋二卷,文一卷,另附补遗一卷。其诗重内容,不以文采华丽求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皆为讽刺劝戒之作,《彩枝词》为学民歌之作,色彩甚浓。《公子行》、《行路难》等作品艺术风格奇特,为李贺诗风之先声。有《四库全书》本,道光中浙江黄山庄刊本。

作者简介

顾况是唐代著名的大臣、诗人、画家及鉴赏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个人背景:顾况,字逋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后迁家至海盐(今属浙江)横山。他自号“华阳山人”,是唐苏州海盐的人。
职业生涯:顾况在至德二载(757年)中进士,之后担任过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府判官等职务。但由于他性格中带有蔑视礼法的一面,不慕顺从,甚至作诗嘲讽权贵,最终导致被贬谪。晚年,他选择隐居于茅山。
文学成就:顾况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名气,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骨,但七言长篇中有时会夹杂一些粗硬甚至是鄙俗的句子,因此受到一些批评。尽管如此,他的诗作仍然表现出了不俗的才华。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顾况不仅在诗歌领域有所建树,还涉猎绘画,并在鉴赏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的多才多艺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全面性。
代表作品:他的诗作《过山农家》流传至今,展现了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综上所述,顾况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唐代文人,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在官场上历经沉浮,最终选择了隐逸生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作品和生平故事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目录

原序
华阳集传
卷上
卷中
卷下
子非熊诗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