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通集-江淹

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作者简介

江淹是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散文家,他的字是文通。

江淹出生于444年,逝世于505年,他是南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朝的多个朝代,曾在刘宋、南齐和梁朝三个不同的朝廷中担任官职。江淹自幼孤贫但非常好学,据说六岁就能作诗,十三岁时因丧父而更加专注于学业。

在文学史上,江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是《恨赋》,这是一篇描写了六个历史人物各自不同遗恨情感的赋文,其中包括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等。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被江淹用来表达对人生遗憾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恨赋》以其深刻的感情和细腻的文笔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

总的来说,江淹不仅以其文学作品影响了当时的文坛,还因其历仕三朝的经历而在政治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少时的孤贫与好学,以及成年后的文学成就和政治生涯,共同勾勒出了一个多面的南朝文化人物形象。

目录

提要
江文通集卷一
江文通集卷二
江文通集卷三
江文通集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