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方鹏(约1521前后在世)撰。是书为方鹏弟方凤所编,有嘉靖间刻本。凡十八卷。前有嘉靖十年 (1531) 吴仕序,末有嘉靖十四年(1535) 方凤跋。《续稿》 凡八卷。前有嘉靖十八年(1539)周凤鸣序,嘉靖十九年 (1540) 自记,末有嘉靖十五年(1536)顾梦圭后序。其诗文多应酬之作。所载笔记,亦无所发明。有些诗亦较见情韵。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矫亭古诗效陶,近体学白,颇饶自得之趣。其《自题小像》云 ‘此像何人斯,吴淞方矫亭。颇记前身事,生可六七龄。一疾速夭死,天地为冥冥。苍头抱我哭,诸妇痛拊膺。其家事城居,面北高檐楹。临街列屠沽,阴风助哀声。思之宛如昨,语及辄涕零。性灵想不寐,还复得此生,乃知记忆前身事,匪独鲍井羊环也”。本书还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作者简介
方鹏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同时也是一位学者。
方鹏,字时举,号矫亭,出生于江苏昆山。他在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后来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方鹏在学术上也有所成就,他著有《昆山人物志》十卷,这部著作记录了昆山地方的历史人物和事迹。
此外,方鹏的号“矫亭”来源于他所建的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名为“矫”。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即王阳明)曾在文中以“矫”为中心,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君子行为准则的道理,如“偏于柔者,矫之以刚”、“偏于慈者,矫之以毅”、“偏于奢者,矫之以俭”等,这表明方鹏在当时的文化圈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方鹏不仅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还对文化和学术有所贡献,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被后人研究和提及。
目录
●序
●矫亭存稿卷之一
●矫亭存稿卷之二
●矫亭存稿卷之三
●矫亭存稿卷之四
●矫亭存稿卷之五
●矫亭存稿卷之六
●矫亭存稿卷之七
●矫亭存稿卷之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