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元代诗文别集。15卷。同恕撰。同恕原有文集30卷,元顺帝至正初年由陕西行台御史观音保等刊行于江淮,但入明之后,原本就亡佚不存。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同恕诗文若干篇,重编为《榘庵集》15卷。本集卷首为苏天爵序。卷1为表、笺、策问,卷2为序,卷3为记,卷4为书、跋,卷5为说、铭、行状、墓表,卷6为碑铭、志铭,卷7—9为志铭,卷10为颂、赞、祈文、祭文,卷11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12—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卷15为七言绝句、词。卷末附有门人贾仁撰《榘庵先生行状》,孛术鲁翀撰《同公神道碑》等有关资料。同恕诗学陆游,通达明白,但往往失之浅近。他的文章有可与金、元正史互相参订之处。《永乐大典》所收的同恕文章,有祈禳青词,在《四库全书》编者重订《榘庵集》时,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一概删去。尽管同恕在元朝文名颇大,但由于《榘庵集》久佚,所以以往论者往往未能对他的文学成就作出客观的评价。
作者简介
元代的同恕是一位学者,他的文集被收录在《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系列:元代关学三家集》中。
《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系列:元代关学三家集》是一本汇编了元代三位学者作品的书籍,其中包括了同恕的《渠庵集》。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碑文、杂技、墓志铭、奏章、试、赋等文体,反映了自宋代张载以来关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恕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关学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起源于北宋的张载,强调实践和实用,主张学术研究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倡经世致用。同恕作为元代关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对于研究当时的关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成就。同恕及其同时代学者的著作,为我们理解元代的学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目录
提要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