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南宋哲学家许景衡著。原集三十卷,自明代以后,传本久绝。该集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纂而成,共二十卷。诗六卷,文十四卷。景衡立身刚直,这在集中都有所反映。其奏议中如论童贯误国、辨宗泽无过、论王安石不当自便诸劄子,皆诚意恳挚,剀切详明。其他文章亦多关家国大计。主张为学之道在于“致知格物。反身而诚,物我为一”(《论学诗》)。其说理善于引譬。认为齐人食粟、越人食稻,但各以己食为美,其蔽在我。同样,世之君子常以“我有是而彼无是”、“我能是彼则不能是”而自我标榜,“见人之善犹不善焉,见人之不善犹善焉”(卷十八)。他主张人生在世应像松柏一样,刚生之时,岩石轧之,荆棘缭之,却能千年不朽。因此“士欲有立于当世”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而应追求永恒的价值,要有自己的立世方法。又认为,婴儿始生时喂以味苦的宣连,却不感到苦,既乳之就会感到乳汁的甘甜而不饮宣连。同样,常食藜藿者不知梁肉之为美,常居贫贱者不知富贵之为乐。及其舍藜藿而食梁肉,才知藜藿之不美,去贫贱而即富贵,才知贫贱之不乐(卷二十),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满足的。这些譬喻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还提出“君子之于仕未尝有所择也”(卷十八)的思想,认为职位高为王公大人,低为抱关击柝者,只要所学不悖于圣人,所行不愧于圣人,都一样高贵,即使死生祸福之变也在所不辞,更何况乎微职。《四库全书》、《永嘉丛书》均收录此集。
作者简介
许景衡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学者。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出生于瑞安白门(今浙江温州瓯海)。他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名臣、学者和诗人。以下是他的一些重要生平事迹:
教育背景:许景衡早年师从程颐,深受其影响。
科举及第:他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政治生涯:在徽宗宣和六年,许景衡被召授监察御史,后迁殿中侍御史。在职期间,他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如请求削减三公的权力,反对童贯的使用,以及提出和买、和籴、盐法等政策对民众的害处,并奏请免除江浙茶盐比较之法。
政治立场:他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畏权贵,曾因忤逆时相王黼而被斥逐。
学术贡献:许景衡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和文学家,他的学术和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晚年生活:关于许景衡的晚年生活,史料记载不多,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许景衡的一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和文学追求,他的事迹和作品至今仍被后人所传颂。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