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集-蔡襄

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北宋蔡襄(1012—1067)撰。四十卷。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惠。任福州太守时,当地病者不服药而迷信鬼巫,襄破除之,为人所称。工书、善画。书法学颜真卿,并取法晋人。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或“飞草”自成一体。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襄集原本七十卷,世不甚传。乾道四年(1168)王十朋、钟离松等访其书重编为三十六卷,十朋为之序。此本为清雍正二十年(1734)其裔孙廷魁重刻。含诗八卷,制诰、奏议等十三卷,国论要目一卷,书、表、状、记等十卷,杂著二卷,茶录一卷,哀词、墓志铭等五卷。十朋序称所编凡古律诗三百七十首,奏议六十四篇,杂文五百八十四篇。此本仅古体诗从宋珏本,其余与十朋本无大异同。襄以书法名世,诗文不甚著名,唯其《四贤不一肖》诗因涉朝政大事,并传至辽,于当时颇有影响。有清雍正间蔡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蔡忠惠集》二卷,载其诗文百余篇。多写景抒怀之作,部分诗涉及政事。

作者简介

蔡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书法家、文学家和茶学家。

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介绍:

生平简介: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出生于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他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登进士第,之后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等职,最终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书法成就:蔡襄在书法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被认为是北宋继承魏晋唐人传统楷书笔法的第一人。他的楷书作品博采众长,融合了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书法特点,形成了自己浑厚端庄、雄伟遒丽的风格。在北宋前期,蔡襄的书法独步一时,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学与茶学:除了书法,蔡襄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茶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和茶学研究同样享有盛名。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茶录》,展现了他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研究。
家世背景:蔡襄的母亲卢节来自圭峰的书香门第,这对他从小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谥号为“忠惠”,这表明他不仅在文化艺术上有所贡献,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忠诚和智慧。
综上所述,蔡襄是北宋时期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他在书法、文学和茶学等领域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提要
端明集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