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辞集-王统照

作品简介

现代散文集。容庐(王统照)著。上海世界书局1939年7月初版。列为郑振铎、王任叔等主编的“大时代文艺丛书”之一。收1938年间在上海《文汇报·世纪风》上连载的《炼狱中的火花》、《繁辞》两组哲理小品54则。卷首的《序言》指出:“在当前,我们不止需要时时处处有力的显示,更需要时时处处有言辞的联合与警觉”,因此,“偶然在意之内,言之外,纪我‘遐思’,或者在这漫天风雨里如一点爝火,如一线飞光,轻轻印入他人的心府”。他身处上海“孤岛”险恶环境,站在民族和道义立场上,以敏锐的感觉和深沉的思考,谴责敌寇的兽性,申张反侵略的正义,启迪民族团结和新生的力量,期待和坚信未来的胜利和光明,辞简味深,情约意远,给读者一种哲理性的深刻启发。当年就有人称颂道:“在‘孤岛’上,这些是难得的洗炼的词章,有着和谐底节奏,有着深远而坚韧的力!是富有哲理和诗意的散文。”(宗珏《“孤岛”文学的轻骑——一年来上海创作活动的回顾》)

作者简介

王统照是一位中国现代作家,同时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和青岛文学的奠基人。

以下是关于王统照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背景:王统照,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1897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诸城,1957年11月29日逝世。
教育经历:他于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
文学贡献:王统照是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与郑振铎、沈雁冰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他在文学创作和教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曾在山东大学任教,并且是鲁迅先生的好友和同事。
文学作品:王统照在文学创作上颇有成就,他的作品包括《山雨》、《号声》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对青岛文学的影响:作为青岛文学的创始人,王统照在青岛的文学活动中培养了大量的文学新人,并通过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对青岛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年生活:晚年的王统照居住在青岛观海二路49号的旧居,他在照片上题诗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综上所述,王统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创作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受到后人的研究和纪念。

目录

序言
集团的本能
仇恨
柔和的风
锄情
“入地狱”之另一解
意志的哲学
如此江山
玫瑰色中的黎明
命运的骰子
为了文化
假英雄主义与牛角尖
不自觉的惯习之创造
真了假不的
道德观念
说谎的诗人
恶意的快乐
快乐说之另一解
把他们的风帽推开
同仇
“私”与“占有欲”(一)
“私”与“占有欲”(二)
理智与暗影
道德的自律性(一)
道德的自律性(二)
生命的价值与价格
面具与良心
人情不甚相远(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