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9月出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刊”。收《叙言》1篇,《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等短篇小说8篇。其中《霜痕》描写的主人公茹素,原是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因遭到一连串的不幸,他几乎变成一个与世无争的“无感觉者”。觉醒后,他为找不到出路而感到痛苦,最后参加了“红花”标号的暗杀集团,用“灵魂的冒险”来游戏人生,企图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之路。《河沿的秋夜》写了三个苦闷的青年,他们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陷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在秋夜里,只得吹吹箫笛,借酒消愁。在酒后的醉途中,寻找各自的“解脱”。王统照曾经指出,这些作品“与我已印行的更在以前的作品不同”,“多少搀入了一点辛涩的味道,”“常常感到沉重的生活的威迫,将虚空的祈求打破了不少,在文字方面,,也不全是轻清的叹息与虚渺的惆怅了。”(《霜痕·叙言》)
作者简介
王统照是一位中国现代作家,同时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和青岛文学的奠基人。
以下是关于王统照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背景:王统照,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1897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诸城,1957年11月29日逝世。
教育经历:他于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
文学贡献:王统照是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与郑振铎、沈雁冰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他在文学创作和教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曾在山东大学任教,并且是鲁迅先生的好友和同事。
文学作品:王统照在文学创作上颇有成就,他的作品包括《山雨》、《号声》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对青岛文学的影响:作为青岛文学的创始人,王统照在青岛的文学活动中培养了大量的文学新人,并通过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对青岛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年生活:晚年的王统照居住在青岛观海二路49号的旧居,他在照片上题诗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综上所述,王统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创作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受到后人的研究和纪念。
目录
叙言
青松之下
霜痕
冲突
生与死的一行列
旅舍夜话
相识者
河沿的秋夜
纪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