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校注-吴师道

作品简介

注释书。元吴师道撰。《四部备要》本33卷。《战国策》编自汉刘向,注始后汉高诱。传至北宋,正文及高注均有佚缺。曾巩曾合诸本作校补。南宋时姚宏及鲍彪以曾巩校本为基础,分别作注。姚氏仍刘向所定编次,稍补高注之缺,重校正,兼训释,凡所增注,悉冠以“续”字,是为姚氏续注本。鲍氏则打乱刘向旧有章次,以王系事,重定编次,又考之《史记》诸书,新为之注,是为鲍氏新注本。吴师道以为,鲍注虽于高注讹漏多所补正,然缺失仍多。便以鲍注为底本,参以姚注,重作校注,撰成此编。是书一仍鲍氏所定章次,但又取刘向、曾巩所校33篇486章旧第置于卷首,以存旧本章次。是书为校补鲍注而作,凡校正者,标以“正曰”;凡补注者,标以“补曰”。书首有《校正凡例》并自序。《四库提要》称是书“撮举彪注之大纰缪者凡19条,议论皆极精审。其他随文驳正,亦具有条例。古来注是书者,固当以师道为最善矣。”

作者简介

吴师道,字正传,是中国元代的著名文学家、学者和文论家。

吴师道生于1283年,卒于1344年,是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他少时好学,始为文辞,后读真德秀书,大悔初学,转而以圣贤自师。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他举进士,授高邮县丞,后改任宁国路录事。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年),迁文林郎池州建德县尹,召为国子助教,升博士。他的教学遵循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法。至正三年(1343年),因丁忧归家,次年,以礼部郎中致仕,命未下而卒,享年六十二岁。

吴师道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章学、文论以及道学方面。他与黄溍、柳贯、吴莱等人文士有深厚的交往,并且相互唱和,其诗文具有法度。作为诗论家,他著有《吴礼部诗话》,在书中不仅记录了杂记、古今逸闻,旁采典实,还附有诗论及品评,尤其重视诗歌鉴赏。吴师道反对望文生义,曲解附会的解诗方式,注重实际体验和理解。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战国策校注》、《敬乡录》等,以及文集二十卷。这些作品中,他深入探讨了易、诗、书等经典文献的解读,并提出了自巧的见解和理论。吴师道的学术思想和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关于吴师道的著作,有《吴师道集》一书被吉林文史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收录了他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

目录

提要
战国策刘序
战国策曾序
战国策校注序
卷首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李文叔书战国策后序
王觉题战国策
孙元忠书阁本战国策后
孙元忠刘元父语
括苍刋本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