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一作《李澹轩文集》、《澹轩文集》、《李滨老集》。八卷,其中诗三卷。宋李吕撰。《周益国文忠公集》卷七五《澹轩李君吕墓志铭》称吕“读《易》六十四卦,皆为义说,徧观经史百家之书,……凡兴衰得失论著数百篇”。吕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墓志铭作于略后,未云有集,知其时集尚未刊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墓铭云吕有《澹轩集》十五卷云云,偶误)。其集之刊行,未知始于何时,《宋史·艺文志》无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始著录,谓一部十五册。《箓竹堂书目》著录,谓三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十五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五卷。知其书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书,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八卷;卷一至卷三为诗,计五古四十首、七古十四首、五律二十四首、五言长律一首、七律四十五首、五绝五十三首、七绝四十六首,卷四为词,计二十四首;卷五至卷八为各体文,计四十九篇。而墓志名所云“论著数百篇”皆未见,知所佚者甚多。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七古诗各一首,跋二篇。
作者简介
李吕是南宋时期的文人和学者,以其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而闻名。
李吕(1122—1198),字滨老,号澹轩,是李纯德之子,出生于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他在宋徽宗宣和四年出生,宁宗庆元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吕性格端庄自重,记忆力超群。他在四十岁时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专注于学问研究,尤其是对《易经》有深入的研究,并且非常注重《资治通鉴》的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李吕在教育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善于诱导教学,常聚集族人百人,不论寒暑,都会击鼓聚众于礼堂进行教育和学习。他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态度受到了时人的尊敬。李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这些作品在当时也颇受推崇。
总的来说,李吕的一生是对学术和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目录
提要
澹轩集卷一
澹轩集卷二
澹轩集卷三
澹轩集卷四
澹轩集卷五
澹轩集卷六
澹轩集卷七
澹轩集卷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