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集-吕祖谦

作品简介

四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进士,历太学博士,除秘书郎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迁著作郎,除直秘阁。卒,谥成,后改谥忠亮。祖谦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又与朱熹、张栻友善,人称“东南三贤”。他在金华城中有丽泽书院一所,是其晚年会友之地。祖谦为学主经世致用,创金华学派。他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因此词多根柢,不涉游谈。其文词闳肆辨博,凌厉无前。诸体皆豪迈俊发,在南宋诸儒之中可谓衔华佩实之人。祖谦一生著述颇富,有《古周易》、《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左氏博议》、《大事纪》、《历代制度详说》、《少仪外传》、《吕氏家塾读诗记》等,编有《宋文鉴》、《古文关键》等。《东莱集》四十卷为祖谦去世后,其弟祖俭及从子乔年先后刊补遗稿,分为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年谱遗事附录三卷,又附录拾遗一卷,共计四十卷,即今之所传之本。有《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文学家,被誉为“东南三贤”之一。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出生于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世称“小东莱先生”。他是许国公吕夷简的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吕祖谦出身于一个有深厚家学渊源的望族。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学术成就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学术生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早年的学习时期,第二个阶段则是他从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开始,直至去世。在这期间,他曾任南外宗学教授、太学博士等职,仕途相对平稳。尽管个人生活颇为坎坷,但他的学术研究并未因此受阻。

吕祖谦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创了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在学术上有着极高的声誉。

吕祖谦的著作包括《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且与朱熹合著了《近思录》。他的诗词也颇具特色,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总之,吕祖谦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文集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别集
东莱别集卷一
东莱别集卷二
东莱别集卷三
东莱别集卷四
东莱别集卷五
东莱别集卷六
东莱别集卷七
东莱别集卷八
东莱别集卷九
东莱别集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