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受启发,又研读前代名家之论,结合吴瑭本人的临证经验,参考叶天士在温病方面的论述,仿仲景《伤寒论》体例而作。文字简要,便于记诵。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铅印本。本书是清代温热派的名著。全书共6卷,首卷为原病篇,卷1为上焦篇,卷2为中焦篇,卷3为下焦篇,卷4为杂说,卷5为解产难,卷6为解儿难。书中所载方剂脚注炮制方法较少,但亦可看出作者善用生品、鲜品治疗温热病。
作者简介
吴瑭,字鞠通,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生于1758年,逝世于1836年,江苏淮阴县人。以下是对吴瑭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吴瑭出生于江苏淮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在父亲和侄子相继因病去世后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亲人的离世深刻地触动了吴瑭,使他意识到作为儿子和叔叔未能用医术挽救亲人的生命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因此,他决定放弃儒学,转而投身医学领域。
学医之路:吴瑭的医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他对医学几乎一无所知,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开始自学医理。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他所在的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时,吴瑭运用自己所学,成功救治了数十名患者,从而声名鹊起。此后,他继续深入研究医学,并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温病条辨》。
学术成就:《温病条辨》是吴瑭的代表作,也是中医温病学派的重要文献之一。《温病条辨》共六卷,系统地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和方法。书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的理论,将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根据温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来诊断和治疗。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并对后世的医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品质:吴瑭不仅在医学上有所成就,他的人格魅力也为人称道。他对待病人如同亲人一般,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他的医术精湛,但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吴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
此外,吴瑭还对儿科和妇科有所研究,他在《温病条辨》中专门设立了《解产难》和《解儿难》两篇,讨论了妇女产后疾病和儿童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他的医学思想不仅局限于成人温病的治疗,还关注到了妇女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他全面、细致的医学观念。
综上所述,吴瑭不仅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更是温病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温病条辨》不仅是中医温病学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吴瑭的医学成就和崇高品质,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传承。
目录
自序
首卷 原病篇
卷一·上焦篇
卷二·中焦篇
卷三·下焦篇
卷四·杂说
卷五·解产难
卷六·解儿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