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作品简介

论述清末戊戌政变的历史著作。梁启超著。1898年12月起连载于《清议报》,1899年清议报社出版单行本,线装3册9卷,约11万余字。其后广智书局又出铅字排印本,内容基本相同。1936年中华书局收入《饮冰室合集》,列《专集》第1种,删去第5篇《政变后论》,将第6篇《殉难六烈士传》递为第5篇,内容也与清议报社本有异。1954年中华书局据《饮冰室合集》原型重印。台湾文海出版社1975年重刊本据广智书局本印。第1篇《改革实情》记康有为被问用事及百日维新时期的新政上谕;第2篇《废立始末记》记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事;第3篇《政变前纪》分析政变原因,认为总原因有二:1.由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积不相能,2.由顽固派痛恨改革,并列举导致政变的12分原因;第4篇《政变正纪》记慈禧太后推翻新政惩治维新志士事;第5篇《殉难六烈士传》为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传。另附录《改革起原》、《湖南广东情形》和《光绪圣德记》3篇。本书发表时距戊戌政变仅3个月,作者又亲历其事,故保存丰富原始资料,如康有为《上清帝书》、梁启超《上陈宝箴书》、《保国会章程》及保国会演说等,是研究戊戌变法史的重要史料。由于作者当时的感情作用和政治需要,本书记载并非完全可靠,尤其对于光绪帝的所谓“圣德”及政变后的苦境渲染过分,使用时应认真鉴别。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他是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梁启超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也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和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他接受了启蒙教育,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他师从康有为,成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在维新变法前,他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并先后领导了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他还与黄遵宪一起创办了《时务报》,并在长沙时务学堂担任主讲,同时也著作了《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然而,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也逐渐走向保守。尽管如此,他仍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在日本期间,他在《饮冰室合集》和《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同时,他在海外也积极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梁启超曾一度加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然而,他后来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等行为进行了严词抨击,并加入了段祺瑞政府。他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并支持五四运动。他的著作被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56岁。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他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他的政治主张多变,既有过改良的思想,也有过革命的观念,这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目录

第一篇 改革实情
第二篇 废立始末记
第三篇 政变前纪
第四篇 政变正记
第五篇 殉难六烈士传
附录一 改革起源
附录二 湖南广东情形
附录三 光绪圣德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