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十卷。清陈维崧 (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 (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名益大噪,时有“江左三凤凰”之目。陈维崧晚年应 “博学鸿儒”科,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陈维崧清臞多须,海内称为陈髯。为文数千言立就,其散文亚于骈体。诗始为雄丽跌宕,一变而为沉郁,横绝一世。所填词一千八百首,尤凌厉光怪,变化若神,为前此所未有。风格以豪放为主,多抒写身世和感旧怀古之情,也有少数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著有《两晋南北史集珍》六卷、《湖海楼诗》八卷、《迦陵文集》十六卷,《迦陵词》三十卷。是书程师恭作注。清朝以四六名者,初有陈维崧及吴绮,次则章藻功《思绮堂集》,亦颇见称于世。吴绮才地稍弱于陈维崧。章藻功,欲以新巧胜二家,又遁为别调。譬诸明代之诗,陈维崧导源于庾信,其气脉雄厚如李梦阳之学杜。吴绮追步于李商隐,风格雅秀,如何景明之近中唐。章藻功刻意雕镌,纯为宋格。平心而论,诗赋要当以陈维崧为冠。徒以传诵者太广,摹拟者太众,论者逐以肤廓为疑,如明代之诟北地。实则才力富健,风骨浑成,在诸家之中,独不失六朝四杰之旧格。程师恭此注,成于康熙癸酉(1693)年。是书卷一至三收赋,卷四至十四收诗、文序,寿序,卷十五至十七收书启,卷十八至二十收记传、碑文。集中骈文气势恢宏,属对亦精工,词采亦斐然。而其他散文诸体,亦时有佳作。清人多以为“师恭所注,往往失其本旨。”系指程师恭注对文中使事用典未能尽溯其本源。有 《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陈维崧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词人,被誉为阳羡词派的领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他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自幼便有文名。他在十七岁时应童子试,被阳羡人士誉为“小圣童”。他的词作数量非常丰富,今存作品两千多首,收录在《湖海楼词集》中。陈维崧的词作以其豪放洒脱、情感深沉而著称,他的作品在清代词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赞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外,陈维崧的词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词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词的创作上,还包括对词坛的贡献,推动了词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可以说,陈维崧在中国词坛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目录
提要
陈检讨四六卷一
陈检讨四六卷二
陈检讨四六卷三
陈检讨四六卷四
陈检讨四六卷五
陈检讨四六卷六
陈检讨四六卷七
陈检讨四六卷八
陈检讨四六卷九
陈检讨四六卷十
陈检讨四六卷十一
陈检讨四六卷十二
陈检讨四六卷十三
陈检讨四六卷十四
陈检讨四六卷十五
陈检讨四六卷十六
陈检讨四六卷十七
陈检讨四六卷十八
陈检讨四六卷十九
陈检讨四六卷二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