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录-妙声

作品简介

三卷。明释妙声撰。释妙声,字九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曰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与释万金同被召,总领全国佛事。所作诗文,辑为《东皋集》三卷。洪武十七年(1384),其徒德瓛始刊行。《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前有毛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而其书杂文及诗仅为三卷,可能是在传录时有所合并。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余,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大夫风气。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杂文体裁清整,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风。本书有 《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释妙声是明代的一位僧人,以其诗文见称于世。

释妙声的字为九皋,是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在元末时期居住在景德寺,后来移居至常熟的慧日寺,并且还主持过平江(今苏州)的北禅寺。在洪武三年(即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1370年),释妙声与另一位僧侣释万金一同被召见,参与了当时的佛教事务管理。

在文学创作方面,释妙声留下了一些诗作,如《东皋杂兴》系列。这些诗作反映了他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例如,《东皋杂兴 其一》描绘了西湖水东的景色,表达了一种避世的意境;而《东皋杂兴 其二》则描述了溪水边的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总的来说,释妙声作为明代的僧人,不仅在宗教领域有所贡献,其文学作品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提要
东皋録题识
东皋録卷上
东皋録卷中
东皋録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