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毅公奏议-王恕

作品简介

十五卷。明王恕撰。王恕(1416—1508),陕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进士,历任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孝宗时召为吏部尚书。居官历中外五十余年,为人刚正清严,所引荐皆一时名臣。辞官居家后致力编著,有《石渠意见》、《历代名臣奏议》、《介庵奏稿》等。《王端毅公奏议》由两书合二为一:一为《吏部奏议》九卷,由文选郎孙交于弘治四年(1491)编次;一为兵部尚书王宪取王恕在任大理寺左寺副至南部兵部尚书时的奏议,编成六卷。最初在苏州刊刻,后又在三原重刻。《王端毅公奏议》于正德年已 (1521年) 由三原知县王成章编次刊刻。此集按王恕历官的先后顺序排列,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奏疏,有《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王恕,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是明朝中期的名臣。他出生于1416年,逝世于1508年,三原(今属陕西)人。

王恕在明朝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进士第,并被选为庶吉士。此后,他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大理寺左评事、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等职位。从这些职务可以看出,王恕不仅在地方治理上有所作为,也在中央官制中担任过重要角色。

首先,王恕的政治生涯体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作为一名进士,王恕在科举制度下脱颖而出,这本身就是对他学识的一种认可。科举制度是明朝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这一制度进入仕途的,无不是学问渊博之士。王恕能够成为进士,说明他在文学和经世致用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其次,王恕在任职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王恕都能够根据不同的行政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在任扬州知府期间,他必然面对过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来解决。而在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等职位上,他更是直接参与了对一省之政务的管理,这对他的政治智慧和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王恕在官场上的清廉也是他名声显赫的原因之一。在明朝这个官僚体系相对成熟的时代,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但王恕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随波逐流,这不仅为他赢得了民众的尊敬,也使他在政治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一个官员的清廉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和历史评价,而王恕在这方面显然做得相当出色。

最后,王恕的政治生涯也反映了明朝中期的一些政治特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继承了宋朝的文治传统,同时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王恕的一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他的经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窗口。

综上所述,王恕不仅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能力和清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王恕生平的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历史,也能够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启示。

目录

提要
王端毅奏议序
王端毅奏议巻一
王端毅奏议巻二
王端毅奏议巻三
王端毅奏议巻四
王端毅奏议巻五
王端毅奏议巻六
王端毅奏议巻七
王端毅奏议巻八
王端毅奏议巻九
王端毅奏议巻十
王端毅奏议巻十一
王端毅奏议巻十二
王端毅奏议巻十三
王端毅奏议巻十四
王端毅奏议巻十五
介庵奏议序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
王端毅奏议后序
书王端毅公奏议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