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漳浦文选-黄道周

作品简介

本书(三册四七○面二八二、○○○字)分六卷,黄道周撰。道周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天启二年,第进士,选庶吉士;历编修,监修国史实录。崇祯间,初以右中允疏救故相钱龙鍚及上「小人勿用」疏、嗣以少詹事劾杨嗣昌夺情忤旨,前后削籍、贬官、遣戍;后复官,致仕归。弘光南都建国,以少宰召,晋秩尚书。时马、阮乱政,自请祭禹陵出。南都陷,舟次桐庐遇唐王,与郑鸿逵奉主福州;遂以武英殿大学士,首政府。嗣愤二郑不出师,请督师行边。进次婺源明堂里,军溃被执;至金陵,抗节迫害。本书就福州陈寿祺编「黄漳浦集」录其有关史事遗著,酌为编次:卷一为祟祯年间所上奏疏,卷二为弘光、窿武间所上奏疏,卷三为弘光、隆武间所上笺、表及马思文皇帝所拟诏、制、诰、谕,卷四为代思文皇帝所拟书稿及自与各方往来函札,卷五为序、记、传、碑与墓志,卷六为记南都事之「兴元纪略」及「三事纪略」等专著。书末,并刊原集卷首载黄氏传记、逸事、蔡夫人行状及有关遗著之文,作为「附录一」;原集另载庄起俦撰「漳浦黄先生年谱」,作为「附录二」。

作者简介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以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才华著称。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属福建省东山县)人,祖籍福建莆田。他自幼聪慧好学,五岁时就进入社学学习,后来成为明末重要的儒学学者。

黄道周在历史上以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形象为人所敬重。他曾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等职,南明时期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坚持抗清,最终被俘并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朝乾隆帝追谥“忠端”。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黄道周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与刘宗周并称“二周”。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石斋体”,其画作同样受到赞誉。黄道周的学问和艺术成就,使他成为明末文化领域中的重要人物。

总的来说,黄道周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忠诚和勇敢也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他的生平和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目录

漳浦黄忠端公待漏图小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附录一
附录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