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雅正-蔡世远

作品简介

历代古文总集。十四卷。清蔡世远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本集选录历代古文,上起两汉,下至元朝,共二百三十六篇。卷首有蔡世远自序。文章主要是序文、记传、论说、墓表、志铭、行状等。文风深醇平实。《四库全书总目》说:“其文溯源于六经,阐发周、程、张、朱之理,而远以韩、柳、欧、苏之法度。所谓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发之为文章者。”他的诗清新淳朴。如《蕨寄蓝玉霖》:“结宇南山下,蕨生不费钱。脆当春菜美,青入野盘鲜。小雨迟舒叶,东风欲放举。莫云滋味薄,一熟动经年。”有浓厚的田家风味,辞浅意深,情趣盎然。此集在当时影响较大,堪称开《古文观止》的先声。有乾隆中刊本、林有席加评本、林乃普刊本、《四库全书》 本。

作者简介

蔡世远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字是闻之,号梁村,因世居漳浦梁山,学者们称他为梁山先生。

以下是关于蔡世远的详细介绍:

个人背景:蔡世远出生于福建漳浦的一个家庭,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来因李光地的推荐,参与了《性理精义》的编纂工作。
学术成就:蔡世远学识渊博,尤其精通性理之学。他继承了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学说,深入研究了周敦颐、张载的理论,成为清代闽学派的重要人物。
教育贡献:在完成《性理精义》的编修后,蔡世远回到原籍,掌教鳌峰书院,致力于教育事业。雍正皇帝即位后,蔡世远奉诏入京,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并在上书房侍诸皇子读书,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赞赏。
个人品质:蔡世远以其耿介敦厚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时人的尊敬。尽管身居高位,他的生活却像“苦行僧”一样简朴。
综上所述,蔡世远不仅在学术上有深远的影响,他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清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目录

提要
古文雅正原序
古文雅正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