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丛书。元末明初陶宗仪辑。一百卷。宗仪有《南村诗集》已著录。书仿曾慥《类说》之例,曾所编者则略去之。采辑自汉、魏至宋、元各种笔记小说,也有经、史、诸子及诗话、文论等,凡一千二百九十二种, 自三十二卷刘鯨《传载》以下,有录无书者七十六种。书名出自《扬子法言·问神》:“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句。每书大多为节刊,较少有全,其中少数作品,世无传本;亦有原本久亡,而从类书之中钞合其文,以备一种者。古书之不传于今者,断简残编,往往而在;佚文琐事,时有征焉,于考证颇有价值。然体例较芜杂,往往一书多出,或别立名目。盖屡经窜乱,早非宗仪原本。后三十卷明时即已散佚,明人郁文博补为一百卷。原本已佚,民国张宗祥据六种明钞本校改删补,希复宗仪原书面貌,成百卷本,有涵芬楼排印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清顺治三年(1646)陶珽重校整理的《宛委山堂刊本》,为现在通行的百二十卷本,舛误颇多。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八年将涵芬楼百卷本,明刻《说郛》一百二十卷本及《说郛续》四十六卷本,三种录集影印,定名为《说郛三种》(精装十册),选国内各种善本校刊,将各种误谬处,一一勘正,合而观之,已多于《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书后有索引,为最佳本。
作者简介
陶宗仪(约1329年~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祖籍浙江台州黄岩(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具体出生地为黄岩县南40里处的陶阳(今属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下陶村)。陶宗仪自幼便刻苦攻读,广泛涉猎各类书籍,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精通诗文创作,擅长书法与绘画。
成语“积叶成书”源自于陶宗仪的生活轶事。元末战乱之际,陶宗仪避难至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在耕作之余,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纸笔,遇到心得感悟或听到有价值的见闻,就随时记录在树叶上,晚上回家再将这些记录放入瓦罐中。经过十年时间的积累,树叶装满了十几罐,之后他将这些记录整理编纂成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村辍耕录》或简称《辍耕录》三十卷,书中包含了大量元代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典章制度等内容。
陶宗仪的著作还包括《南村诗集》(4卷)、《国风尊经》(1卷)、《沧浪棹歌》(1卷)、《书史会要》(9卷)等多部作品。其中,《书史会要》是他对中国古代书法家及其书法理论进行搜集整理的重要著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部具有很高权威性的参考资料。
陶宗仪一生淡泊名利,尽管在元末明初曾有机会出仕,但他多次拒绝了官方的征召和任命,更倾向于专注于学问与写作,这种精神备受后人敬仰。他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也十分突出,晚年曾被聘为教官,参与培养后学。
目录
提要
说郛原序
读说郛
说郛卷一上
说郛卷一中
説郛卷一下
说郛卷二上
说郛卷二下
説郛卷三上
説郛卷三中
説郛卷三下
説郛卷四上
説郛卷四下
説郛卷五上
説郛卷五下
说郛卷六上
说郛卷六下
説郛卷七上
説郛卷七下
说郛卷八上
説郛卷八下
说郛卷九上
说郛卷九下
说郛卷十上
説郛卷十下
説郛卷十一上
説郛卷十一下
説郛卷十二上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