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本书以《大清律例》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为篇目,逐条疏证历朝编订、增删的条例,阐发条例的编定原旨及要点,并指出例与律、例与例之间相歧异的地方。资料丰富,引据准确,所发议论多对清朝立法活动,具有较大的律学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薛允升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法律学家和廉直大臣,曾任刑部尚书等职。他的一生见证了清朝晚期的许多重大变革,并在法律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将深入探讨薛允升的生平、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个人背景
出生与早年经历:薛允升出生于1820年,陕西长安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读书人,对薛允升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父亲的教导下,薛允升自幼勤奋好学,20岁便中举,并于1856年成为进士。
职业生涯:薛允升的职业生涯始于刑部主事,后逐渐升至郎中。光绪六年(1880年),他被任命为刑部侍郎,并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度担任刑部尚书,累计在刑部任职近40年。
主要成就
法律改革先驱:薛允升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在其任职期间,他致力于法律的研究和改进,推动了中国法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著作与学术贡献:薛允升的主要著作包括《读例存疑》、《汉律辑存》、《唐明律合编》等,这些作品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读例存疑》等书籍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后世研究清代法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政治生涯
历任职务:除了在刑部的长期任职外,薛允升还曾担任山西按察使、山东布政使、署漕运总督等职,涉及多个领域,显示了其广泛的行政能力。
晚清政治环境:薛允升的政治生涯正值晚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特别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对清朝政府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允升的法律工作尤显重要,他试图通过法律改革来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稳定。
晚年与遗产
晚年生活:1900年后,随着八国联军的占领北京,薛允升离开北京,返回西安故乡。在那里,他继续从事法律研究和著作的工作,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他依然坚持完成自己的学术使命。
遗产与影响:薛允升的学术遗产至今仍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他的法律思想和著作对中国法律史乃至整个法制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工作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也展示了一个学者官员在动荡时期如何坚守职责并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的典范。
综上所述,薛允升不仅是晚清时期的一位杰出法律学家,也是中国法制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他的生平和成就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机中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薛允升的故事和贡献,不仅值得后人深入研究,更应该成为中国法律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目录
读例存疑例言
读例存疑卷一
读例存疑卷二
读例存疑卷三
读例存疑卷四
读例存疑卷五
读例存疑卷六
读例存疑卷七
读例存疑卷八
读例存疑卷九
读例存疑卷十
读例存疑卷十一
读例存疑卷十二
读例存疑卷十三
读例存疑卷十四
读例存疑卷十五
读例存疑卷十六
读例存疑卷十七
读例存疑卷十八
读例存疑卷十九
读例存疑卷二十
读例存疑卷二十一
读例存疑卷二十二
读例存疑卷二十三
读例存疑卷二十四
读例存疑卷二十五
读例存疑卷二十六
读例存疑卷二十七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