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录-李天根

作品简介

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李天根撰。天根字大本,号云墟散人,江苏江阴人。因南明为明之残余,如同爝火,因以名书。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记载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鲁监国五王史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之死,终于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死于金门。通编用清纪年,附南明年号。博采官私史籍及方志、文集、年谱等一百五十余种。首以《明史》及《通鉴纲目三编》所载为准,顶格书写;两书所无者,始采用群书,或删合其文,以求其详;或罗列分说,考其真伪。是书作于乾隆毁禁野史之前,故记明末农民起义及弘光政权事迹较详。有关弘光朝制度、策略、遗闻,间多出于他书。所引重要奏疏、文檄、书牍,有仅见于本书者,为研究南明史之重要史籍。唯于西南抗清史迹记叙较略,间有失误。附录一卷,记郑成功父子事迹,下限止于清统一台湾(1683)。有稿本和《明季史料丛书》本。

作者简介

李天根是清代的学者和作家。要全面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不仅需关注他的生平背景,还要深入探讨他的主要作品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生平背景

家世与早年经历:李天根,原名大本,自号云墟散人,祖籍江苏江阴。他的曾祖父是李国纲,原为江阴人后迁居无锡啸傲泾,这一迁徙对于家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亲李崧是一位擅长诗歌的人,母亲薛琼则是李崧的继室。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李天根的成长和文学修养无疑产生了积极影响。
教育与成长环境:虽然具体的教育经历未被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在这样一个注重文学艺术的家庭中,李天根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清代的学术环境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思想和创作方向。
主要作品及学术贡献

《爝火录》:《爝火录》是李天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书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南明福、潞、唐、桂、鲁诸王起事抗清至康熙元年(1662年)鲁王逝世的历史事件。《爝火录》因其详实的记载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了研究南明史的重要资料。
戏剧作品:除了史学著作,李天根还涉猎戏剧创作,著有《紫金环》、《白头花烛》、《颠鸾倒凤》等传奇剧作。这些作品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学术地位与影响

在清代学术界的地位:李天根的作品在清代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爝火录》的出版,不仅丰富了南明史的研究,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这部作品,能够窥见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抗争的不屈精神。
对后世的影响:李天根的戏剧作品同样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他的剧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对后来的戏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清代社会的文化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此外,李天根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的成就,更是一个时代文化、历史变革的缩影。通过对李天根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能了解到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还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在动荡岁月中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李天根作为清代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才华和志趣,也映射出了清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和历史变迁。通过对李天根生平和作品的深入了解,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也能够从中获得对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

目录

自序
引用书目
凡例
论略
历代纪元续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