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作品简介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广博,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三百二十二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成定稿。全书篇幅甚巨,虽资众手,而体例和行文,如出一人。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叙事或先提其纲,后详原委;或先溯由来,再述本事;或书一事而连类及他事;或因叙事而兼及时人言行。该书熔铸群书,加以精炼,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且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实为当时史学界空前杰作。其编撰时所据的参考书,和《考异》中所引的书,今已多亡失,故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出生于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他在政治生涯中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并最终成为宰相。司马光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识,主持编纂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被誉为“中国两大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青年时期,司马光以直率的性格和敢于上书直言的政治态度著称。他曾在担任谏官期间多次上书宋仁宗,提出改革建议,显示出他对大宋财政困境的深刻洞察。尽管他后来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但他的出发点是出于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担忧,而非认为大宋制度本身有问题。

除了政治和史学成就,司马光还以其品德和学问影响了宋代儒学教化,被后人尊为典范。他的一生历仕四朝,为人温良谦恭,刻苦勤奋,是宋代儒学教化的典范。

总的来说,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政治理念和文学作品也对宋代乃至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生平和事迹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目录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
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前133)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前118)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
汉纪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前98)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61)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前58)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