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作品简介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国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主张文应“有补于世”,反对“功且华”,其诗文颇具批判精神,寄托着政治理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宋代文学发展影响极大。内文五十六卷,诗四十四卷。其篇目、编次与王安石文集的别本《王文公文集》略异,内容大致相同。北宋末薛昂编。流行刊本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校定,前有黄次山序。内有《洪范传》、《礼乐论》等重要哲学论文。有缺字,请参考站内《临川集[四库本] 》。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歌。《唐百家诗选》原名《王荆公唐百家诗选》,是王安石在和藏书家宋敏求共同任职三司判官时,由宋敏求提供其家藏的百余种唐诗编本,请王安石挑选其中的精品而编成的。全书选录了一百零四家作者的作品,共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诗,按照作者的时代先后进行编排。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诗选的特点是详于中晚唐而略于初盛唐,且不收录一些大家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而是选择了那些大名家以外的诗人作品,因此它为我们了解中晚唐时期的诗歌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王安石通过这部诗选展现了他对唐代诗歌的独到见解和审美取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