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易学著作。宋王应麟辑东汉郑玄《周易注》佚书。一卷。魏晋以后,郑玄《周易注》与王弼《周易注》成为当时的显学。二者并驾齐驱,王注在南朝盛行,郑注则独霸北朝。郑注《周易》是一本集两汉《易》学之大成的著作,但是由于隋唐时,人们认为老、庄、《周易》都是南方之学,视南学为正宗,而视北学为末流。尤其是唐初孔颖达奉诏统一天下学风,编撰《周易正义》时只以王弼《周易注》为底本,定王注为天下一尊,于是郑注《周易》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王应麟根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以及宋代《崇文总目》所保存郑注的《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又搜集各种《易》书所引残章断句,条分缕析,将它整理成书。本书体例是,将所搜集残断之句与经文相应的,就分附经文之下,并保存经文异字;对那些不能确定为诠释哪条经文的,则附在书后,又将郑玄《易赞》、《左传正义》、《礼记正义》、《周礼正义》中论述互卦的部分共八条,也附录在书后。由于本书所搜集的佚文并不是很全面,因而后世又有多人对它加以补正。主要版本有《玉海》附刊本、《秘册汇函》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本。
作者简介
王应麟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生于1223年,卒于1296年,是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他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以其博学多才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而闻名。王应麟的学问涵盖了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尤其擅长考证。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等,其中《困学纪闻》被认为是“宋代三大笔记”之首。
王应麟在宋理宗淳祐元年成为进士,后来在宝祐四年又中博学宏词科。他在官场上也有所作为,历任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等职,并曾担任秘书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位。王应麟以正直敢言著称,曾多次冒犯权臣,因此遭到罢斥。最终,他选择辞官回乡,专注于著述二十年。
王应麟与胡三省、黄震并称为“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总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除了上述提到的作品外,他还著有《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有的还流传到了海外众多国家。特别是《三字经》,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流传了700多年,至今仍被广泛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同名的晚明士人王应麟,以及现代的中医专家王应麟教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也有着显著的成就和贡献。
目录
周易郑康成注全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