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录-周作人

作品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周作人的长篇回忆录。1974年4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作者在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自己从诞生到解放后七十余年的经历,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变迁。全书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写从出生到去日本之前的生活经历。其中重点记叙了他出生的经过,家道的中落,以及到南京和北京求学等事件,第二卷写的是他在日本的生活,记载了辛亥革命对他的冲击。第三卷写他从日本回国,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北京大学任教,直到大革命失败后的经历。最后一卷写的是他在日伪时期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捕入狱,以及解放后的生活历程。整部作品写得朴素自然,它展示了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由崛起到堕落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后改名为周奎绶,最终定名为周作人,字星杓,别署启明、启孟、起孟等,笔名包括遐寿、仲密、岂明等,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以及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散文艺术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卓越贡献。他曾任职于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并担任东方文学系主任,后在燕京大学任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他是《新青年》杂志的重要撰稿人,并曾担任“新潮社”的主任编辑。他还与鲁迅、林语堂等人共同创办并主编了《语丝》周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作人在沦陷区的经历复杂且颇具争议,他曾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一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因此受到审判并被捕入狱,1949年后被释放。晚年的周作人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继续写作散文,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和文化论著。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知堂文集》和《知堂回想录》等。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淡泊,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录

第一卷
一 缘起
二 老人转世
三 风暴的前后上
四 风暴的前后中
五 风暴的前后下
六 避难
七 关于娱园
八 书房
九 三味书屋
一〇 父亲的病上
一一 父亲的病中
一二 父亲的病下
一三 炼度
一四 杭州
一五 花牌楼上
一六 花牌楼中
一七 花牌楼下
一八 四弟
一九 县考
二〇 再是县考
二一 县考的杂碎
二二 县考的杂碎续
二三 义和拳
二四 几乎成为小流氓
二五 风暴的余波
二六 脱逃
二七 夜航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