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李昉

作品简介

中国古代诗文总集。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撰,雍熙3年(987)成书。后经4次修订,由周必大(1126—1204)等校定,刊刻行世。本书选录上起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与《昭明文选》时限恰相衔接,收作家2 200多人,作品近2万篇,其中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分诗、赋等38集,各类又下分若干门目,比《昭明文选》分目更细。是一部继《文选》之后的大型诗文汇编,与宋初官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合称四大类书,内容浩繁,所辑文献相当丰富,计515万字左右,虽有繁滥之弊,却给后人的赏鉴、辑佚、校勘、考订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它不仅因收录有大批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可用来考订载籍的得失,补充史传的简漏,而且因唐人诗文得以大量的保存,尤其是收有不少唐人作品全卷,明清人辑补编订唐人文集、纂辑《古诗记》、《全唐诗》、《全唐文》等总集,均以本书作为重要的材料来源和校勘依据。本书于南宋宁宗嘉泰元年至四年(1201—1204)和明嘉靖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566—1567)曾两次重刻,万历年间并修补重印。1966年中华书局用宋刊残本140卷和明刊本860卷校订影印,末收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10卷、芬格《文苑英华辨证拾遗》,又附《作者姓名索引》以备检索,以四角号码为序,并于作者名下分列所收作品篇题,按书中收录次序排列,使用十分简便。编者注:本版本缺卷五百十六

作者简介

李昉是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

李昉(925年-996年),字明远,号东篱,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名相及文学家。他以深厚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著称于世,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担任宰相,推行了一系列以民为本和以德治国的政策,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昉过继给从父李沼,并在后汉乾佑年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等职。入周后,随李縠为记室参军征淮南,归后升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史馆修撰,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建隆三年(962年)罢为给事中。谪彰武军行军司马,居延州。开宝二年(969年),召还,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屡知贡举,进《开宝通义》二百卷。历翰林学士、判吏部铨。宋太宗即位后,加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加监修国史。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淳化四年(993年),李昉以私门连遭忧戚,辞免宰相。以特进司空致仕。淳化七年(996年),卒。

在文学方面,李昉效法白居易的诗风,被认为是“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极高的评价。李昉还参与编写了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即《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并有文集五十卷,但今已散佚。

需要注意的是,李昉的名字中的“昉”字读作“fáng”,因此正确的读音应该是“lǐ fáng”。李昉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目录

纂修文苑英华事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