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

作品简介

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是继《集外集》(杨霏云编)、《集外集拾遗》(许广平编)以后,比较齐全地选编了自一九三八年五月以来新发现的鲁迅佚文。此编选材精当,体例严谨,它承继了过去编集鲁迅佚文的优良传统,确系此版《全集》中尤具特色的一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来又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接受旧式私塾教育,后因家庭经济困境,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获得了公费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转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最终因为深刻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的灵魂,转向文艺创作和思想启蒙工作。

1918年,鲁迅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集,以及大量尖锐深刻的杂文,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唤醒民众的思想觉醒,并倡导了新文化运动的诸多理念。

鲁迅除了文学创作外,还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字风格犀利,批判力度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革新,被誉为“民族魂”。

在国际上,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也在韩国、日本等地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研究和敬仰。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鲁迅,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目录

“某”字的第四义
“骗月亮”
“日本研究”之外
“三十年集”编目二种
“生降死不降”
“天生蛮性”
“有不为斋”
“中国杰作小说”小引
《“行路难”》按语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
《〈铁流〉图》特价告白
《鲍明远集》校记
《丙和甲》按语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
《东京通信》按语
《俄罗斯的童话》
《肱墓志》考
《海上述林》上卷插图正误
《坏孩子》附记
《毁灭》和《铁流》的出版预告
《剪报一斑》拾遗
《绛洞花主》小引
《劲草》译本序(残稿)
《禁止标点符号》按语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说明
《苦闷的象征》广告
《吕超墓志铭》跋
《莽原》出版预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