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魏源

作品简介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共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式8页。以后他又陆续加以修订增补,1847年补充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鸦片战争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集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西洋技艺、远镜作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关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诸星运行秩序,日月食理论,彗星理论,空气论,地震论,地球经纬论,地球运行与四季寒暑变化理论;尤其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战败后应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补救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具体作法,并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最为详备的关于世界史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当时一部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世界知识和海防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在日本广泛地流传,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的重要启蒙读物,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魏源是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他出生于1794年,字默深,号良图,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在学术上,魏源跟随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深入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与龚自珍同属今文经学派。他主张变法,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观点,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在政治上,魏源曾担任高邮知州,晚年选择弃官归隐,转而潜心研究佛学。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索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他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源的主要著作包括《海国图志》等,其中《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的著作,对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原叙
后叙
卷二
卷四
卷十
卷十三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三十一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二
卷四十四
卷四十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