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胡一桂

作品简介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朱子诗传附录纂疏》。是书始自三皇迄于五代,广搜史事,并且附加论断。作者于书前作序且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此书议论精辟,并且在古今兴亡问题上有深刻研究。熊禾《勿轩集》有胡一桂之史纂通要语序,就是为《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而作的。有大兴朱氏元刊本。

作者简介

胡一桂是元代的易学家,字庭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生于1247年,因其深厚的易学造诣和对朱熹易学的传承与发展而被尊称为“双湖先生”。

以下将从胡一桂的生平背景、学术成就、主要著作及其在易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生平背景

早年经历:胡一桂生于南宋景定五年(1226年),自幼聪明颖悟,酷爱读书,尤其精于易学。十八岁时参加乡荐礼部考试未中,此后便退隐讲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
学术师承:他的易学基础来源于其父胡方平,而胡方平则是黄干的门人,黄干又是朱熹的门人。因此,胡一桂可以说是朱熹易学的正宗传人。
学术成就

易学贡献:胡一桂在宋元之际,面对朱子易学被篡改、多失其义的情况,决心恢复朱子易学的本来面目。他依据朱子的原著撰写了《易本义附录纂疏》和《易学启蒙翼传》两部重要著作,旨在匡正他人对朱子易学的歪曲,并阐发朱熹易学中的象数思想。
学术特色:胡一桂的易学研究不仅局限于朱子易学的注释和阐发,他还对两汉易学进行了概括,显示出其对象数的深入研究。他与吴澄一起,成为元代少数几个对象数有研究的学者之一。
主要著作

《易本义附录纂疏》:此书是现存第一部注释《易本义》的著作,采用了元代流行的“纂疏体”,对朱子的《易本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阐发。
《易学启蒙翼传》:这部作品是胡一桂研究朱子易学的最后一部著作,总结了朱子主要的易学观点,并在这些基础上展开疏释发明,重点关注了“分别列代之《易》”、“《易》为卜筮之书”等理论。
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学术影响:胡一桂的四部著作实现了对朱子《易本义》、《易学启蒙》的全面注释,弘扬了朱子易学精神,代表了元人研究朱子易学的最高水平。他的思想经历了由保守到开放、由独尊朱子到惟真是从的转变过程,体现了其重视易象的学术特色。
后世评价:胡一桂的学术成就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易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胡一桂不仅是元代易学的重要人物,也是朱熹易学传统的关键传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术活动和著作对于理解易学在元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天的易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思考的视角。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