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咫偶闻-震钧

作品简介

城镇志。 清震钧(1857—1920)撰。十卷。钧字在廷,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元素,自号涉江道人,满洲镶红旗人,长居北京。曾官知县。著有《渤海国志》等。震钧网罗北京文献,走访调查,信手条记,追溯旧事而成是书,时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后又有所补记。约十一万余字。按皇城、南城、东城、 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坰、琐记、自叙排卷。主要内容有四:重大史事的纪实述略、典章仪礼的沿革变迁、地方故实的记录考证、名人佚事的调查记载。于清代北京的城建、名胜、交通、商业、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天灾、人祸无所不记,保存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是一部重要的城市专志。有198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根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甘棠转舍刻本校点铅印本。顾平旦《震钧和人〈天咫偶闻〉》(载《北京史研究通讯》1981、4)可供参考。

作者简介

震钧,原名唐晏(1857~1920),是清代的一位著名学者。

震钧出生于一个满族家庭,瓜尔佳氏,他有着多个字号,其中字在廷(亭),又字元素,号涉江。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贡献在当时颇有影响。震钧的学识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天咫偶闻》是一部记载了清代北京风土人情和掌故杂记的著作。在这部书中,震钧详细介绍了北京的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等地的地理分布,以及官廨、大臣府第、园林、寺庙等名胜古迹的建置沿革与景观。这本书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体现了作者对北京文化的深厚感情。

震钧的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至今仍被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所重视。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录和研究,震钧成为了清代晚期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了解和研究北京乃至清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