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医方书。一名《医方汤头歌诀》,一卷。清汪昂撰。汪昂字訒庵,宁休(今属安徽)人。中秀才,壮年弃儒习医。通晓经史百家之学,尤擅长医学。著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经络歌括》、《日食药物》等书。汪昂(訒庵)编撰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作者按南朝沈约诗韵,择中医经验成方230余方,编成七言歌诀208首。分补益、发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补、理气、理血、祛风、祛寒、祛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收涩、杀虫、痈疡、经产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
作者简介
汪昂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对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在医学理论方面有所建树,还致力于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下面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汪昂的生平、贡献及其著作:
个人生平与背景
早年经历:汪昂(1615-1695年),字仞庵,出生于安徽休宁西门人氏。自幼苦读经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成为县里的秀才。
转变之路:明朝末年,汪昂寄籍浙江丽水,期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欲走仕途,但每每名落孙山。之后,他放弃仕途,转而潜心研究医学,并在此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主要贡献
医学理论研究:汪昂结合临床实践,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新安医学名家。
医学教育与普及:他的医学著述大多为入门书,便于初学者阅读。且每书均能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反约,有很大影响,至今仍为初学者所乐用。
主要著作
《医方集解》:此书博采古书,吸收了宋代陈无择解释仲景之书以及明代新安医家吴昆《医方考》等书之优点,并结合了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先解释受病之由,次说明用药之意,分别宜忌,唯求义明。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汪昂选录《素问》、《灵枢》主要内容加以条析,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等9篇,酌取各家学说予以简注。
《本草备要》:全书共分8卷,将470余种药物分类介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其所入经络、功能及主治。此书体裁新颖,颇具特色,选药精要,文字明晰流畅,便于记诵。
治学观点
实用主义:汪昂著书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普及,并讲究实用,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他的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身份,体现了他对医学知识普及的重视。
系统性强调:在编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时,汪昂增强了系统性,以《素问》为主,《灵枢》为副,但对精要内涵,大致予以赅括。
人物评价
学界评价:汪昂的医学成就被广泛认可,其著作至今仍为医学界所推崇。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地位:作为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汪昂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医知识的传播,也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汪昂不仅是一位医学理论家,更是一位医学教育家和科普作家。他的著作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叙
凡例
一、补益之剂
二、发表之剂
三、攻里之剂
四、涌吐之剂
五、和解之剂
六、表里之剂
七、消补之剂
八、理气之剂
九、理血之剂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附一·便用杂方
附二·幼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