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皇小识-文秉

作品简介

八卷。明文秉撰。秉字应符,又字荪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亡后,隐居竹坞,着书自号“竹坞遗民”。着有《烈皇小识》、《先拨志始》、《甲乙事案》、《前星野语》、《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姑苏名贤续记》等。此书记崇祯一代史事,为编年体杂史。文秉据谥法“杀身成仁为烈,临难不屈曰正”,以为应改崇祯谥号为“烈宗正皇帝”,故以名书。所记党争,镇压农民军,明清关系及经筵讲官等事较为翔实,择录谏台奏疏颇备。条目篇章偶有重复误置。如卷七已记至十六年事,而卷八又自十四年八月始。清夏燮曾参考群籍重为较证。有明季稗史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作者简介

文秉是明代的文学人物。他生于公元1609年,卒于公元1669年,字荪符,自号“竹坞遗民”,原名文秉。

以下将从文秉的家世背景、政治立场、文学成就和历史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家世背景

出生地与家族:文秉出生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是东林党后裔,父亲是明代大学士文震孟。东林党是明朝末年的一股清流派系,主张抗击外敌,反对宦官专权,其后裔多有承袭这一思想传统。
承荫为官生:由于家族背景的影响,文秉得以承荫庇成为官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正义感。相反,他对那些祸国殃民的阉党成员,如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行为极端痛恨。
政治立场

反对阉党:1638年(崇祯十一年),文秉曾与黄宗羲等一百四十人联名上书《留都防乱公揭》,历数阮大铖等人的种种罪行,向他们发出声讨。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勇气。
明朝灭亡后的选择:1644年明朝灭亡后,文秉自号为“竹坞遗民”,开始以明朝遗民自居,终身不仕清朝,只是隐居山林,潜心著述。这一选择反映了他对明朝的忠诚以及对清朝统治的不认同。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文秉著有《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先揆志始》、《烈皇小识》、《前星野语》等书。这些作品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显示了他博学多才的一面。
文学贡献:虽然文秉的作品在数量上可能不及一些同时代文学巨匠,但他的作品在内容上却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对后世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影响

正义感的传承:文秉的正义感和对阉党的痛恨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也有所体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明朝遗民的代表:作为明朝遗民的代表,文秉的选择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和选择,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结而言,文秉不仅是明代一位具有深厚家学渊源的文学人物,更是一位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平和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通过对文秉的深入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明代末期的历史脉络,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坚持正义、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

目录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