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仪象法要-苏颂

作品简介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于宋绍圣元年至三年(1094—1096)著成,共三卷,内容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该书卷首有《进仪象状》,介绍了建台的缘起、经过和特点。上卷描述了一座复杂而完善的浑仪,不仅附有仪器全图,还画出了每一重要部件。中卷描述了一座天球仪(即浑象),并附有多幅星图,从而保存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象观测的成果。成为我国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下卷描述了天球仪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的动力由装有特种擒纵器的水轮提供,使天球和机轮保持不停的转动。据统计,全书所绘各类工程详图六十多种,描绘了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各图均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解释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结构,为我们保存了仪器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显示了宋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此外,其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 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经过屡次战争的摧残,早已破损不堪,不能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部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这台复杂的天文仪器才有重新复制的可能,宋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得以传世。所以《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天文仪器著作。

作者简介

苏颂是北宋中期的一位杰出官员,同时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和药物学家。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出生于福建路泉州同安县(今属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他出身于一个闽南望族。苏颂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开始了他长达五十余年的官场生涯,最终官至宰相,成为五朝元老。

苏颂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工作涵盖了天文、医学等多个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他编纂的《嘉祐本草》与《本草图经》是宋代药典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世的药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苏颂还研制了水运仪象台,并撰写了《新仪象法要》,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

除了科学成就,苏颂还是一位博物学家,他的著作《华戎鲁卫信录》和“使辽诗”体现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他与当时的文人如欧阳修、苏轼等有着深厚的友谊,其文史与文献学的成就也展现了他的学术风范。

总的来说,苏颂不仅在政治领域取得了成功,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录

御题新仪象法要
提要
新仪象法要卷上
新仪象法要卷中
新仪象法要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