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论-蔡邕

作品简介

一篇。书论。东汉蔡邕撰。此篇选自宋代陈思《书苑菁华》一书,主要论述书写者应有的精神状态。主张书写前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并对身法如何更好地表现字体要深加揣摩。其要有二:(1)主张作书之前要舒散,“任情恣性”,又要聚精会神,“如对至尊”,如是才书“无不善矣”。此说是蔡邕“禀乎人性”说的具体展开,既强调了书艺创作的超功利性的特点,又触及到了书法陶情写性的艺术功能,对后世“抒情”理论、“虚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2)认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要“纵横有可象”、“方得谓之书矣。”此说是蔡邕“肇乎自然”说的具体阐发,强调了书法艺术的状物、再现功能,开后世书论“观物取象”说之先风。然此说理解有纷歧,或以为是指书脉贯通,清代刘熙载《书概》:“昔人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状之,取不齐也。然不齐之中,流通照应,必有大齐者存。故辨草者,尤以书脉为要焉。”或以为此说所述的“象”,根本就不是指事物的固定形状,而是一种运动的形式或动态的形式,因此,不可视为简单的摹仿论。今有《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本、《述古从钞》本、《藏修堂丛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艺术丛书》本、《芋园丛书》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等刊本。

作者简介

蔡邕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背景:蔡邕,字伯喈,出生于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尉氏县或杞县),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
职业生涯:他早年曾拒绝朝廷的征召,但后来被征辟为司徒掾属,历任河平县长、郎中、议郎等职。蔡邕还参与了《东观汉记》的续写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文学与书法:作为文学家,蔡邕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对音律和文学都有深厚的造诣。作为书法家,他擅长篆书和隶书,并创造了“飞白”书体,其书法作品被誉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庭关系: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她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综上所述,蔡邕不仅在文学和书法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个人生活和家庭故事也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贡献在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后人所铭记和尊敬。

目录

笔论原文译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