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昭惠周后诔》全文上千余字,是李煜传世作品中最长的一篇;此文作于大周后辞世之后,是为悼念她而作,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煜对于周后的感情之深、之真。文中共用了十四个“呜乎哀哉”,22个“哀”字。 四字一句,仅有几句是六字、七字对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中“抆血抚榇,邀子何所?”“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等句极言作者心中的酸楚悲痛。读至最后,一句“呜乎哀哉”收束全文,使人也不觉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读罢此文,我们还可看出李煜文笔的老练——行文极其流畅,引用典故、借用诗句似乎是“信手拈来”,并无晦涩、牵强之感;可见,多年的诗词创作与艺术熏陶对他的文章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煜是南唐末代君主,世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他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祖籍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在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成为南唐的君主,并尊宋为正统,通过岁贡以保持国家的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后,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在次年贬损国家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对宋廷的尊奉。然而,到了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俘至东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最终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在东京去世,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此外,李煜不仅是一位君主,还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情感深沉,风格婉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
目录
昭惠周后诔原文
昭惠周后诔译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