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胡适著,发表于1919年8月14日,原名《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后又改名为《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①详尽分析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方法和中国清代汉学方法的共通之处。该文作为其整理国故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文献,却至今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清代汉学家的治学方法》的价值不但在于线性时间概念的超前性,②更在于它体现了胡适整理国故思想中蕴含的通过中西文化对接以再造文明的思想。他力图找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最佳结合点,并由此生成新的文化,从而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使命。
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祖籍安徽绩溪。
胡适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赴美留学,于1910年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1917年回国后,他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与并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在这场文化革新运动中,胡适以其倡导的“白话文运动”而广为人知,力主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文学创作与日常交流的工具,这一主张对近代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适在学术研究方面亦有卓越贡献。1919年,他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部著作开创了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先河。他还编著了中国首部白话诗集《尝试集》(1920年),积极推动新诗创作。此外,胡适还参与创办或编辑多份重要刊物,如《新青年》、《国学季刊》、《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通过这些平台发表大量文章,传播新思潮,对社会改革与学术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在公共事务方面,胡适多次担任重要职务。他曾任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1938年至1942年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全权大使,参与国际事务。1945年,胡适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旧金山会议,参与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工作。1946年至1948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胡适离开大陆前往美国,后于1952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并应台湾当局邀请回台讲学。1957年起,胡适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去世。
胡适一生著述丰富,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其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力使他被誉为“大师”。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对民主、科学、理性精神的坚守,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深刻思考。胡适于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其学术遗产和文化影响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目录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