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异同论-梁漱溟

作品简介

《儒佛异同论》是梁漱溟所著作品,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 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 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 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 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 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 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 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 在一定意义上, 使佛家的“无我为本” 与儒家的“ 有本不穷” 会通了起来, 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 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 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 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尽管如此, 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

作者简介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后以漱溟行世。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梁漱溟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积极参与了现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政治活动,其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哲学理念。

以下是关于梁漱溟的一些主要成就和贡献:

教育改革:梁漱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关键。他参与创建了著名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在那里任教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
思想贡献:作为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梁漱溟提出了“理性”概念,试图通过理性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以及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他的理论思考与政治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政治参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漱溟曾加入京津同盟会,参与了辛亥革命。他的政治立场虽然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始终贯穿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
文化交流:他还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提倡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梁漱溟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在哲学、教育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儒佛异同论之一
儒佛异同论之二
儒佛异同论之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