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周树模于光绪三十四年二月至宣统三年十二月任黑龙江巡抚,其间奏稿共309篇择要节录为《抚江奏稿》,内容涉及当时黑龙江省政治制度、行政规划、文化事业兴办、外交及垦荒等内容。本文摘录了奏稿中的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一文,奏报了黑龙江省沿边荒务酌拟的变通办法,共拟定招民垦荒章程五章,包括招民方法、授地原则、资助和奖励规则等。
作者简介
周树模是清代的黑龙江巡抚,同时也是中俄勘界大臣。他以政治生涯和在外交领域的贡献而著称,尤其是在处理清朝末年与俄国的边界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早期生活及教育背景
本名与字号:周树模,字少朴,号沈观。
出生地与年份:出生于湖北天门,生于清文宗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
科举成就: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成为进士。
政治生涯
早期官职:光绪二十五年升任监察御史。
考察宪政:1905年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次年改授江苏提学使,并积极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地方治理:1907年起担任奉天左参赞,随后升署黑龙江巡抚。
中俄勘界大臣
谈判背景:面对沙俄在满洲里的武力威胁和领土要求,周树模被任命为会勘中俄边界大臣,以提高谈判规格。
坚持原则:在齐齐哈尔的谈判中,周树模与宋小濂坚决维护满洲里完整,反对俄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签订条约:最终签订了《齐齐哈尔协议书》,尽管为不平等条约,但在当时形势下保住了满洲里。
晚年生活
清亡后的活动:清王朝灭亡后,周树模寓居上海,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文学成就:工诗,有诗集二册,但清亡后作品不再流行。
逝世年份
终年:卒于民国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享年六十六岁。
综上所述,周树模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过渡的重大历史转折。他在清朝末年的政治和外交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主权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通过他的生平,人们不仅能够了解一个个体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信念、履行责任,还能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目录
黑龙江省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
沿边招民垦荒章程
黑龙江招垦白话广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