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杜钟骏撰。一卷。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清德宗载湉病重,全国征医,身为浙江任候补知县的钟骏经中丞冯星举荐应征。此书即为德宗诊治疾病的真实记录。书中始自缘由、启程、航海至津,进见初诊、复诊、六医家会诊及轮班进诊等,至德宗去世而止。详细记载为德宗诊病的历次方案,德宗病重时的部分言论、情绪、病情变化情况,及各医家诊脉论治不一,皇宫内院清规戒律等,并杂有随感诗文和感恩诗。在京与为德宗诊治无关之事不录。叙述简捷流畅。可供医学和历史学工作者研究参考。有京华印书局 《杜子良医书五种》 铅印本。
作者简介
杜钟骏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撰写了《杜钟骏医书五种》这一综合性中医著作。杜钟骏生于一个以外科著名的医学世家,自幼聪明过人,不仅通读经典,还深入研究了《内经》、《难经》、《本草》、《伤寒》、《金匮》等医学典籍。成年后,他在扬州弥勒庵桥的火星庙悬壶行医,以其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杜钟骏的医学成就及其在中医史上的地位:
医学著作的编纂与传播:《杜钟骏医书五种》包括《药园医案》、《管窥一得》、《白喉问答》、《抉瘾刍言》和《德宗请脉记》五部作品,涵盖了从临床实践到理论探索的各个方面。其中,《德宗请脉记》记录了杜钟骏与其他五位医官共同为德宗帝诊治的经历,展现了其在宫廷医学中的实践与贡献。
对传统医学理论的贡献:杜钟骏不仅在实践中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对传统医学理论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内经》、《难经》等经典的精研,他能够将古代名医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解决了许多复杂病例,从而提升了中医的临床治疗水平。
文学与医学的结合:除了医学成就,杜钟骏还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喜欢吟咏并与当时的诗人如方定生、王小汀等交往,这种文学与医学的结合,使他的医学著作在文笔上也颇具特色,增强了医学文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社会影响与地位:杜钟骏的医学实践活动不仅限于个人诊所,他还参与了宫廷医疗,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荣誉。他的医术和医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尤其是在处理疑难杂症方面的能力,更是让他名声大噪,成为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医学家。
总的来说,可以看出杜钟骏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中医师,他还是一位深具文化修养和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他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医学术的内容,也推动了中医文化的发展。因此,杜钟骏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医学思想和实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德宗请脉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