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元徐勉之撰。本书记载元至正十九年(1359)明朝军队攻绍兴事。时徐勉之任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绍兴从元末起被张士诚所控制。至是,朱元璋遣胡大海率军攻之。攻城三月不破,明军乃撤。本书记载胡大海兵受挫后纵兵淫掠、发宋陵诸墓,以及张正蒙妻韩氏、女池奴,冯道二妻抗节等事,均为《明史》所不载,可补正史之不足。本书《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清人傅以礼云,此书明代有两本,一为杭州吴氏《瓶花斋》抄本,不著撰人名氏;一为明代越中刊本。并《武备志》附《古越书》,题曰元徐勉之撰。《四库全书》著录为前者。后者则有《十万卷楼》本,《丛书集成初编》据以排印。又有《学海类编》 (道光本、影道光本) 等。
作者简介
徐勉之是元代的作家,他撰写了《保越录》一书,记录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与张士诚两部争夺绍兴事的历史事件。此书以元朝的立场,褒扬张士诚而贬低朱元璋。此外,他还为皂李湖八景作序,描绘了当时士绅友人览景吟诗的盛况。
下面将具体介绍徐勉之及其作品:
徐勉之的生平和背景
时代背景:徐勉之生活在元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其统治从1271年持续到1368年。在这一时期,汉族文化与蒙古文化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尽管元朝推行汉法,包括采用中原封建王朝的修史制度,但同时也有使用蒙文编写的史书,如著名的《元朝秘史》。
个人身份:徐勉之作为元代的作家,显然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他可能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这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并不罕见。他的写作表明他有机会接触到高层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保越录》的内容和价值
主要内容:《保越录》记录了1359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在绍兴的争斗。书中详细叙述了战争经过,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历史观点:徐勉之在书中站在元朝的立场上,对张士诚给予正面评价,而对朱元璋则持批评态度。这种立场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倾向以及对当时政治格局的理解。
《皂李湖八咏诗序》的文化意义
文学贡献:徐勉之通过《皂李湖八咏诗序》,记录了元代诗人莫嗛甫所命名的“皂李湖八景”,并描述了士绅友人览景吟诗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当时文人雅集文化的反映。
景观描述:徐勉之的描述让后人能够窥见皂李湖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这些描述对于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徐勉之作品在后世的影响
历史影响:《保越录》作为一部历史记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对于研究元末明初的历史变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化传承:徐勉之通过对皂李湖等自然景观的描述,传承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传统,对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徐勉之作为元代的作家,不仅在政治历史方面有所著述,还在文学和文化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性,也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目录
提要
保越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