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印学论著。明朱简撰。凡四十四则。其中部分并见于作者所著《印经》中,为作者摘录前人有关印学的札记,并申述其美学思想。认为“印始于商、周,盛于汉,沿于晋,滥觞于六朝,废弛于唐、宋,元复变体,亦词曲之于诗,似诗而非诗”。要求“习印当如钟元常习书,张南本画火,须出人头地”,注重印的审美风格和特征,又强调艺术家的审美个性特点。有《篆学琐著》本,又收入《篆学丛书》,《历代印学论文选》摘录其二十四则。
作者简介
朱简是明代杰出的篆刻家和印学家,对后世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简(约1570年—1631年),字修能,号畸臣、菌阁,后改名闻,安徽休宁县人。他不仅精研六书,尤精古篆,而且在印学理论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朱简的篆刻作品着重笔意,以切刀刻石,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他在篆刻实践中最大的贡献是对切刀的运用,这一点在他所著的《印章要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坛上,朱简曾将印人分为四类,包括文彭的“三桥派”、何震的“雪渔派”、苏宣的“泗水派”,以及其他独立印人。他的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印坛的流派分野。
此外,朱简还有多部著作传世,如《印品》、《印经》、《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这些著述为后世研究篆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治印风格对后来丁敬创立的“浙派”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刀法上的创新,被后来的印学家广泛继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朱简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实践作品中,还体现在他对印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上。他的作品和理论对后世的篆刻艺术家,尤其是浙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目录
印章要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