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陶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新中国的教育之父”,他的教育思想是不断发展创造、不断进步的,是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有许多涉及或适用于语文教育的思想,对其所处时代及当今语文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平民千字课》是陶行知进行平民教育的教材,集中体现着陶行知的语文教育理论。全书共96篇课文,内容包括劝人读书唤醒民智、爱国主义教育、提倡自主和团结互助精神、日常行为规范、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时事政治、自然科学等;此外还有揭露贪官污吏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等。《平民千字课》于1923年11月由上海商务书馆出版,每部四本共售一角钱,初版很快销售一空。一个月后加印30万部。到1924年10月,已有50万人学《平民千字课》。《平民千字课》的编写和出版使上海和全国的成人识字教育首次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内容。本书为第一册,虽为简单识字课本,但编写得也蛮有趣味的,比如《何九买东西》、《汤家太太做生日》。
作者简介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和爱国者。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后改名知行、行知)于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他在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以下是关于陶行知的详细介绍:
教育背景: 陶行知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学术的热情。1908年,他十七岁时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之后,他继续深造,在1915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
教育理念: 陶行知坚持“做”为逻辑起点,认为行动是知识的起点,而知识又是行动的成熟结果。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还提出了“一道题目,三个名字”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教育活动: 陶行知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还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活动。他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和育才学校等教育机构,倡导生活教育的理念,并鼓励学生学习南泥湾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政治活动: 作为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陶行知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以及战后的民主教育运动,为中国教育改革和民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与成就: 陶行知因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被广泛认可和尊敬。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教育改造事业上的成就。
综上所述,陶行知以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和积极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着影响。
目录
本书注意事项
平民千字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