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论文。今人陈寅恪著。本篇前半部分略论魏晋两朝清谈之发展演变,后半部分由两晋、南北朝世奉天师道之士大夫对于儒学及佛教之不同态度,论及陶渊明之思想。著者认为,魏末与西晋即清谈之前期,老庄“自然”与周孔“名教”之异同为当时清谈主旨所在,清谈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是士大夫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完全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演变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认为陶渊明终生保持陶氏世传之天师道信仰,虽服膺儒学,却绝不受佛教影响。究其原因,乃在于他能自创一新自然说,自有其安身立命之所。其新自然说既是承袭魏晋清谈演变而来,又是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旧自然说而加以创改。它虽主张“自然”而反对“名教”,但其非“名教”之意,仅限于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而不似阮籍、刘伶等人之佯狂任诞;亦不似旧自然说过于看重有形的生命,唯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渊明之思想,实为“外儒内道”。在此以前,历代论陶者,多着眼于文学的批评,而较少侧重于其思想的探讨。本篇就魏晋时代之学术思潮的广度作探讨,从清谈内容的演变与陶氏家传之信仰立论,成一家之言,别开生面。但著者把渊明之思想归结为“外儒内道”,并誉之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有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本文有1945年9月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所出单行本,今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
作者简介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诗人。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出生于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他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的孙子,诗人陈三立的次子。自幼在浓厚的家学氛围中成长,广泛阅读经史典籍,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陈寅恪的学术生涯非常辉煌,他曾在欧洲留学,学习过多种语言和文字学,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1926年,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他也成为了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陈寅恪被称为“活字典”,他的学问贯通中西,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教授的教授”。
目录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