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画录-徐沁

作品简介

中国清代徐沁(生卒年不详)编著。中国画史传著作,8卷。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一说当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之后。作者自谓是继《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而作。首以时代为序,列明帝及亲王能绘者13人。次以画科分,计有道释、人物、宫室(卷一)、山水(卷二至卷五)、兽畜、龙鱼(卷五)、花鸟(卷六)、墨竹、墨梅、蔬果(卷七)共10门,至于能画却又不甚清楚其所长,作者不敢臆断,强为列入画科者,则别录于汇纪(卷八)。总计全书共收入明代画家850余人,简附小传,略述画艺。正如作者所说:旁搜博访,“迄今二十年,稿凡三易,终不能免于挂漏”。前有自序,每画科前有短文“叙曰”作引,其中反映了作者从鉴赏家的角度对绘画的一些看法,并与当时在画坛占主流的推崇南宗贬抑北宗的观点,有所相左。

作者简介

徐沁是清代的戏曲家,字野公,号野畦,别署双溪荐山、若耶野老、苍山子等,浙江余姚人。

徐沁生于1626年,卒于1683年,他与当时著名的戏曲家李渔有着良好的友谊,并且博通经史,擅长考证。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荐举博学鸿词,但他辞不就任,选择退居耶溪,著书立说。徐沁的著作颇丰,包括《秋水堂稿》、《越书小纂》、《三晋纪行》、《墨苑志》、《楚游录》、《谢皋羽年谱》等。在戏曲方面,他的作品今知有八种,其中五种存世,包括《载花舲》、《香草吟》、《广寒香》、《芙蓉楼》,《易水歌》、《丰乐楼》等。

此外,徐沁在《明画录》中对文震亨的书画风格进行了评价,认为文震亨的画作“格韵兼胜”,即在格局和韵味上都有所胜出。《明画录》是徐沁仿照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并参考《画史会要》编写的一部著作,全书共8卷,记载了明代870余名画家的传记和作品。

综上所述,徐沁不仅在戏曲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在绘画鉴赏和理论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生平和作品,为后世研究清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