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古代小说研究资料汇辑。鲁迅编撰。是作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裒集而成。据作者《再版序言》说,此书是“取关于所谓俗文小说之旧闻,为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稍加次第,付之排印”。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发行。1935年联华书局再版时,增录《癸辛杂识》、《曲律》、《赌棋山庄集》3书。该书汇集《大宋宣和遗事》、《三遂平妖传》、《蟫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40余种通俗小说的资料,如作者的轶事、故事源流、版本考订及对有关作品的褒贬评价等。与蒋瑞藻《小说考证》等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并非一味罗列有关资料,而是不时添加按语,辨别真伪,如《红楼梦》条,录《随园诗话》一则,中有“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等语,鲁迅加案语说:“曹寅字楝亭,雪芹之祖也,此误。”有些案语是转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则是编者本人的精辟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又有《源流》、《评刻》、《禁黜》、《杂说》4篇,分别汇集前人对有关小说的发生、发展、评点汇刻、及统治者禁黜等情况的言论,与前列40余种作品的情况交互参证,可使读者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面貌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来又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接受旧式私塾教育,后因家庭经济困境,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获得了公费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转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最终因为深刻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的灵魂,转向文艺创作和思想启蒙工作。
1918年,鲁迅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集,以及大量尖锐深刻的杂文,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唤醒民众的思想觉醒,并倡导了新文化运动的诸多理念。
鲁迅除了文学创作外,还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字风格犀利,批判力度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革新,被誉为“民族魂”。
在国际上,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也在韩国、日本等地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研究和敬仰。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鲁迅,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目录
再版序言
序言
大宋宣和遗事
水浒传
续水浒传
三国志演义
隋唐演义
三遂平妖传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英烈传
绣榻野史 闲情别传
华光天王传
西游记
西游补
金瓶梅 玉娇李
续金瓶梅
三保太监西洋记
封神传衍义
水浒后传
今古奇观
今古奇闻
聊斋志异
女仙外史
儒林外史
野叟曝言
红楼梦
夜谭随录
耳食录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