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网-汪砢玉

作品简介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曾说,汪砢玉留心著述,所辑《珊瑚网》一编,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而行。按张丑从其高祖以下,四世鉴藏。汪砢玉之父汪爱荆与嘉兴鉴赏名家项元汴交好,筑“凝霞阁”以贮书画,收藏之富,甲于一时。可见汪砢玉与张丑之凭借大体相同。所以二人皆能搜罗荟萃,各成名著。二人之书相比,张丑的两本前后编次、年月皆不甚明确。汪砢玉此书则前列题跋,后附论说,较之张丑之书可谓纲目有致。但书中所载法书、多有目睹耳闻,据以著录,不都是汪砢玉所藏,而都一例载录,不曾注明,未免难于区别。中间所载原迹,或全文、或摘录,也没有标出。此书中其它方面亦有失于精审之处,如说唐刻《定武兰亭》有二石,焦山《瘗鹤铭》有三石,则见其真伪不辨。又以李邕书《云摩将军李思训碑》误为李邕《李思训碑》,以宋人所刻《临江帖》误为唐拓,则失其考据。但总观其书,瑕不掩瑜,其于宋、元诸家铭心绝品,以录极详,可见收藏之富,罕有其比。后来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厉鹗 《南宋院画录》,皆借此书而成。另外此书于书跋之后有 “书旨”“书品”,画跋之后有“画继”“画评”,皆杂录旧闻,难免挂一漏万。此书主要版本有:《适园丛书》本、路有抄本、振绮堂有抄本、知不足斋抄本,八千卷楼抄本、《美术丛书》本等。

作者简介

汪砢玉是明代的文人和收藏家,字玉水,号乐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他曾任山东盐运使判官,并以其丰富的书画收藏而闻名。汪砢玉不仅善于诗文,而且在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家族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父亲爱荆与项元汴交好,筑有“凝霞阁”用以贮藏书籍和绘画作品。汪砢玉继承父志,广泛搜集艺术品,并建立了自己的收藏空间,如“莲登草堂”和“韵石阁”。

他的主要著作是《珊瑚网》,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全书共48卷,分为两大部分。前24卷记录了从钟繇以后的法书名迹、款识、碑帖石刻等,后24卷则著录了从顾恺之《洛神赋图》以后的古今名画,并包含了有关书画史论的部分内容。《珊瑚网》对于收录的书画作品进行了评记,但对其真伪缺乏考证。朱彝尊曾评价《珊瑚网》堪与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齐驱。

此外,汪砢玉还参与了文学活动,如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与魏仲雪、沈止伯于北山草堂结诗社。他的一生不仅是一位官员,更是一位对文化艺术有着深厚情感和贡献的收藏家和学者。

目录

提要
珊瑚网卷一
珊瑚网卷二
珊瑚网卷三
珊瑚网巻四
珊瑚网卷五
珊瑚网卷六
珊瑚网卷七
珊瑚网卷八
珊瑚网卷九
珊瑚网卷十
珊瑚网卷十一
珊瑚网卷十二
珊瑚网卷十三
珊瑚网卷十四
珊瑚网卷十五
珊瑚网卷十六
珊瑚网卷十七
珊瑚网卷十八
珊瑚网卷十九
珊瑚网卷二十
珊瑚网卷二十一
珊瑚网卷二十二
珊瑚网卷二十三上
珊瑚网卷二十三下
珊瑚网卷二十四上
珊瑚网卷二十四下
珊瑚网卷二十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